资金潮流涌香江,南向资金驱动下的港股市场热度攀升。哪些板块、个股成为资金追捧的对象?

时隔四年, $恒生指数 (800000.HK)$ 再度站上25000点,年内涨幅已逾26%,领跑全球主要股指。这一强劲走势的背后,离不开南向资金的汹涌流入。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5日,南向资金年内累计净流入港股9389.21亿港元,远超2024年全年的8078亿港元;近期更是有加速流入的态势,8月15日单日净流入358.76亿港元,刷新了历史单日最高纪录。

北水汹涌买盘创记录!这三大概念板块最得宠?

2025年,南向资金日均成交额达1919亿港元,较2024年增长132%,在港股总成交额比例从10%跃升至35%。随着南向资金在港股中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它成了港股投资者不得不关注的的重要风向标。

为此,特梳理「三大热门概念股中,北水今年来净买额居前4的公司」:

明星科网股: $阿里巴巴-W (09988.HK)$ (892.14亿港元)、 $美团-W (03690.HK)$ (478.13亿港元)、 $腾讯控股 (00700.HK)$ (164.03亿港元)、 $快手-WR (81024.HK)$ (83.05亿港元);

高股息概念: $建设银行 (00939.HK)$ (324亿港元)、 $中国移动 (00941.HK)$ (231.33亿港元)、 $工商银行 (01398.HK)$ (31.25亿港元)、 $中国神华 (01088.HK)$ (13.81亿港元);

创新药概念: $信达生物 (01801.HK)$ (57.74亿港元)、 $石药集团 (01093.HK)$ (49.15亿港元)、 $康方生物 (09926.HK)$ (21.63亿港元)、 $三生制药 (01530.HK)$ (13.43亿港元)。

对于后市,机构怎么看?

从估值角度来看,尽管年初至今港股市场在全球主要市场中表现突出,领涨全球,但主要宽基指数的估值修复程度相对温和,目前仅回升至成立以来的历史均值附近,与历史高点相比仍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

具体到截至7月末的数据,恒生指数动态市盈率为11.3倍,在近十年的历史区间中处于中上水平;恒生国企指数动态市盈率为10.2倍,对应近十年以来自下而上87.0%的分位数,估值同样处于历史中上位置。而恒生科技指数的估值则表现出显著的性价比优势,其动态市盈率为21.5倍,仅处于近十年以来自下而上19.5%的分位数,处于历史低位。

国泰海通证券发布研报称,港股有望继续延续牛市走势,增量资金继续流入和资产结构性优势是两大驱动因素。全年南向净流入规模有望超过1.2万亿元,为港股资金蓄水池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

高盛在7月份的一份研报中也上调港股评级至“持股”,认为在美联储开启宽松周期、美元走弱的背景下,港股将成为主要受益者之一。同时,高盛上调了对亚洲股市的预期,将MSCI亚太(除日本外)指数的12个月目标指数上调了3%,至700点,显示出对包括港股在内的亚洲股市整体较为乐观的态度。

投资总是踩地雷?牛牛AI上线!精准解答,全方位洞察,掌握关键机会!

编辑/jory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