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芒格书院
“我遇到一个非常诚实的总编辑。”1998年,步步高创始人段永平如此评价一位前来洽谈合作的年轻人。这位年轻人就是时任《南风窗》总编辑的秦朔,当时他坦诚地告知段永平,杂志发行量只有12万份,没有半点虚报。
二十多年之后,当《大道:段永平投资问答录》正式推出后,秦朔评价说:“《大道》是本分之道,朴实之道,也是追根溯源、回归本途的投资之道。道理并不复杂,但段永平以自己一以贯之的实践为证,便有了‘吾道不孤’的示范和借鉴意义。”
2006年,段永平因拍下巴菲特午餐成为媒体的焦点。那一年他接受了秦朔的专访,深入分享了自己的商业智慧。
芒格书院将段永平与秦朔的这次珍贵的专访实录整理出来,分享给各位读者。
1、拍下“巴菲特”午餐
开场白:全世界第二富有的人,沃伦·巴菲特每年都会通过竞标午餐的方式,为旧金山的一个慈善组织募款。今年竞标的中标者是中国商界的风云人物,曾经打造了小霸王和步步高两大品牌的段永平先生,他以62万美金的价格竞得了这场天价的午餐,同时也成为了社会的焦点人物。
秦朔:阿段,很多年没见了。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巴菲特午餐”的竞拍?
段永平:大概两三年前就有这个想法,但是觉得自己的语言能力不够,所以就一直没有去。今年想通了一个事情,就是我的语言再如何进步,也不可能像美国人讲得那么好,听得那么好。我现在觉得自己英语水平也过得去,所以就决定今年去。
秦朔:今年“巴菲特午餐”的竞争很激烈,有不少人参加,一共拍了九天。一开始的起拍价是25000美元,最后以62万美元成交。在这个过程中你是如何操作的呢?
段永平:其实我只放过两次价钱。eBay的规矩是你放一个自己的最高价,只要别人不超过你的最高价,无论他出什么价钱,eBay都会自动地加上一百美元。我就设置过两次最高价,是我自己认为这顿午餐应该值的价钱。
秦朔:第一次你放了多少?
段永平:我第一次放的是50万,第二次就放了65万。所以所谓激烈都是一个故事了,因为跟我没关系,放完最高价之后我就不管了。
秦朔:跟巴菲特的团队联系上了吗?去的时间定下来了吗?
段永平:还没有最后确认,因为我这边还有很多人,巴菲特自己的行程也比较忙,要抽一个大家都正好有空的时间。理论上今年之内肯定会有一次聚会。
秦朔:如果和巴菲特聚会,你最想问他的问题是什么?
段永平:很难说有什么最想问的问题。其实是有一些问题,但也不算特别多。因为我觉得自己对投资的理解已经比较深刻了,最重要的是跟他有一个接触的机会。
当然也有一些心得的东西想去请教他,因为除了投资的理解以外,还有心态的问题。比方说当你找到一个很好的投资目标,手里没有钱怎么办?可不可以融资?反过来讲,当你手里有钱却没有合适的投资目标怎么办?一般人在这种时候就很容易着急,有可能乱投。像这两方面的错误其实我都犯过。
巴菲特做了好几十年的投资,我就特别想听听他的整个心路历程,他是怎么想这个问题的。因为我觉得这个东西是有点难,毕竟我做投资的时间还是很短的。
秦朔:有媒体报道你在美国做五年投资赚到的钱比在国内做十几年实业赚到的钱还多,取得这个成绩是不是跟巴菲特的观点理论也有关系?
段永平:确实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家决定移居美国的时候,就想到了做投资,但是心里非常不确定,因为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投资。无意中发现一本写沃伦·巴菲特的书,我看了一下他的投资理念,就发现这个东西我看得懂。巴菲特的投资理念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他给我确定了很大的信心,让我敢去做这件事情。如果我没有看过他的书,我不知道自己敢不敢去做投资,或者投的规模会很小,中间会很动摇,也就可能没有那么好的回报。
2、在美国的投资经历
秦朔:有人说段永平是因为对中国公司比较了解、对$网易 (NTES.US)$比较了解,所以投资成功了。除了网易以外,你在美国有没有成功的投资案例?
段永平:我另外在美国买了一家拖车公司,叫U-Haul,其实情况也是类似的。这是一家专门租车的公司,买的时候股价是5块多美元。当时一个朋友给我推荐说这家公司好,因为它的净资产有50多块。但是净资产不一定是现金,需要扣掉债务。当时我们算了一个很简单的账,如果将它的净资产打七折卖出,也值30多块,打五折卖也值20多块,所以股价只有5块钱好像有点离谱。
我们花了半年去调查、去研究,查了查之后发现确实如此。而且很幸运的是,它的价格一直没有变。所以开始买入的时候,也是尽我所能了。不过后来买着买着它涨上去,我就没有再继续买了。但也可惜,应该再多买一些。
秦朔:你当时买了多少股?
段永平:我们买了不少,一百多万股。买的时候大概是5块多钱,后来它最高涨到过一百多块。最近股市掉的比较多,它受大盘的一点点影响,现在是九十多块。
秦朔:大家可能有一种印象,怎么这些特别好的机会都给段永平抓着了?
段永平:我想这不完全是运气。比如在1块钱的时候买到网易的绝对不止我一个人,买到1块钱的股票,可以说是运气,但是拿到80块钱,这绝对不是运气。
秦朔:你买了以后就没有再卖掉过吗?
段永平:我有卖掉过一点。如果我持有一个公司占比超过5%,就必须申报给美国证券管理委员会,这样就会被评百富榜的人盯上,所以我就把它卖掉了一部分,另外我还捐赠了一部分。其实我现在大部分的股票,包括网易的股票,都是捐到了慈善基金会里。所以你也可以说我自己手上的股票并不多了,但是股票本身并没有卖,都还在。
秦朔:阿段,你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你在美国的股票投资组合?
段永平:我想没有必要吧。
3、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
秦朔:巴菲特一生都在坚持价值投资的理念,他说短期来看股市是投票机,长期来看是称重机。可是发现那些能够经得起称重机考验的股票,确实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你是怎么发现这种股票的?
段永平:首先要对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有一个最基本的理解。巴菲特并不是价值投资的发现者,他只是一个很坚决的执行者,或者说很好的理解者,他理解了以后才可能执行。巴菲特最基本的投资理念就是买一只股票就跟买一家公司一样,一定要了解这家公司。了解指的是什么,指的是要了解它的价值。价值指的就是一个公司最后能够折现的东西。
怎么发现这种公司?其实就是要找到价值和价格有严重偏差的时候。当价格远低于价值的时候,你去买它。马克思也说过价格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所以最重要的是找到公司的价值。
秦朔:巴菲特除了价值投资以外,也很强调长期投资。
段永平:长期投资,就是当你发现股票价格还低于公司内在价值的时候,就应该拿在手里。这个时间你是不知道的,有时候会很长,因为市场发现某个股票的价值需要很长的时间。我觉得长期投资并不值得拿出来一说,因为时间只是你投资的一部分。
秦朔:我们注意到巴菲特投资比较集中,看中一个股票后他会买很多很多,往往会成为公司很大的股东。但是在中国市场上,大家觉得持久发展的好公司并不是很多,所以大家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很喜欢分散投资,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吗?
段永平:首先要搞清楚大家是在讨论投资还是在讨论投机,分散叫理财,既不是投资甚至也不算投机。理财就是希望大势涨的时候跟着涨,就像撒胡椒面和黑猩猩往墙上扔飞镖,但是这样可能比分析师赚的钱还多。我觉得这不叫投机也不叫投资。
投资是指找到一个好公司,然后你把你的钱投到一个你认为最好的公司里。既然你认为它最好,但你只投了一小部分,然后把剩下的钱投到你认为不够好的公司里,这逻辑上就是错的。
我投资也会像巴菲特那样,比如我投网易的时候,就是把当时能够动用的钱都投进去了。网易摘牌这个事确实是成就了我,因为很多人都怕摘牌,所以有相当长的时间股价都非常低,我就买到了好的价钱。如果没有摘牌这个因素,可能很多人都不一定肯卖给我。
秦朔:巴菲特也特别提醒要注意安全边际,他经常说即使一座桥的载重量有3万吨,事实上他也只会允许1万吨的卡车穿行。
段永平:这个其实就是刚才讲的价值和价格的问题。比方说你认为这个股票的价值是十块钱,现在它的价格是五块钱,你就有足够的空间了。用五块钱去买十块钱的东西,当然是合算的,那它的空间相对也大。空间相对也大的意思就是说它向下的空间也会小。这是其一。其二,如果它还向下,你就可以再继续买了。
所以投资和投机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说,你是在动用很小一部分钱,还是在动用很大一部分钱?另外,当股价下跌的时候,他们的态度正好相反的。作为真正的投资者,当你投的股票在跌的时候,你往往会感到高兴,因为有机会用更便宜的价钱买到股票。投机者不一样,投机者会想这公司肯定出什么事了,赶紧卖掉。所以投机者多数是追涨,投资者多数是追跌,差别非常大。
4、做投资和做企业没有本质的差别
秦朔:投资的成功率的确跟对这个公司的了解程度是成正比,但是有很多人说段永平是一个企业家,跟很多公司的领导者很熟,对他们公司也非常熟悉,所以很容易了解这些公司。但是一般的中小投资者,很难有机会接触到这些公司。你会给他们什么样的建议呢?
段永平:投资最基本的理念,就是投一个股票就跟买这家公司一样,前提是你必须要弄懂它。如果你买股票是像打麻将一样为了好玩,没有挣到大钱也是情有可原的,也不能要求打麻将一定挣钱。但是你很开心,每天的生活很充实。
但如果是为了投资,你就要把公司搞懂。因为你是要赌身家的,要投很多钱进去的,成败对你来讲会有很大的影响。这个时候你必须要把它弄懂。
我的建议很简单,我认为大多数人不适合做投资。但是作为玩呢,无可厚非,就像买彩票一样,谁能保证买彩票一定赢呢?绝大多数买彩票都是亏的。
秦朔:从做实业到做投资,你都做得非常成功。有人觉得实业和投资之间有很大的差别,你觉得这两者之间有哪些是共通的,哪些是不同的?
段永平: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做对的事情”和“把事情做对”。从“做对的事情”这个角度来讲,它没有什么差别,都是一样的。做任何事情,首先要确认这是一件对的事情。然后把事情做对,这是一个能力问题,能力可以通过花时间学习得到提高。
所以我觉得做实业也好,做投资也好,其实没有本质的差异。做投资要像做实业一样去做,做实业就跟做投资一样去做,其实没有什么特别本质的差异。
秦朔:你觉得无论是做实业还是做投资,要想取得成功,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基本法则?
段永平:就像一个木桶一样,缺什么,什么就重要。从我的角度来讲,首先要知道这是一个对的事情,然后你要有能力把它做对。判断出一件对的事情,本身就需要很多能力、经验、知识和心态。在这其中你缺什么,什么就重要。比如说你觉得自己什么都挺好,就是没钱,那钱就是最重要的。
秦朔:参加“巴菲特午餐”竞标的时候,你用的名字叫“fast is slow”,这个名字有什么用意?
段永平:“fast is slow”的意思就是“快是慢”,欲速不达。原句是“too fast is slow”,太快了就等于慢了。拿开车做个简单的比喻,开得快好还是开得慢好?开太快,肯定就要出问题。做企业也好,做投资也好,每天每时每分都像开车,快是没有意义的,而是要以合理的速度,以能够驾驭的速度去开。我们企业这么多年用的就是这样的原则,我做投资也是一样。最重要的是能够驾驭这辆车,了解路况和自己的精神状况。这要考虑很多种因素,而不是去盲目地追逐别人。
5、慈善要趁早做
秦朔:你花了60万美金获得了和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机会,也算一次慈善捐赠。你原来的初衷是想保密还是公开?有没有想到这个影响会这么大?
段永平:很多人都知道“fast is slow”是我,因为这是我习惯用的ID,我在很多地方包括在Yahoo,用的都是这个ID,也是我的一个哲学。所以这次注册eBay的时候就很自然地用了。“巴菲特午餐”竞标结果出来之后,很多人就盯上我了,说这个“fast is slow”应该就是我。所以我想这是一个意外吧,加上这次午餐的影响也很大,主要原因是正好今年巴菲特捐了370亿出去,那么“巴菲特午餐”也就被大家炒得很火热。
秦朔:巴菲特捐了370亿之后,国内也在讨论一个问题,就是说富人赚钱需要多大的本领,花钱也需要多大的本领,既要学会聚财,也要学会回馈社会,学会散财。所以他们说段永平也应该去向巴菲特咨询一下,如何回馈社会,如何做慈善事业。你怎么看这些观点?
段永平:我其实做慈善已经很久了,不是今年才开始做。但是国内的慈善环境不是特别理想,因为这个也需要很久时间去发展。我很多赚钱的股票,其实都捐掉了,捐出去的金额其实是非常大的。从比例来讲,从年龄来讲,我是远远高过巴菲特在我这个年纪捐出去的比例,还不只是高一点点,甚至高过比尔·盖茨,这是其一。其二,我不希望到了70多岁才想起来做慈善,所以我其实早就在做了。
秦朔:虽然国内现在的慈善环境还不够好,但是你还是准备要做一些事情,那么你未来主要的捐赠领域在哪里?
段永平:我相信主要会在教育领域。我们还希望能够在环保、医疗等领域做一些事情,但还没想好用什么方式去做,难度还是挺大的。我现在其实并没有想好。
其实在浙大我也没有想好做什么,除了捐一个图书馆以外。我在浙大开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先例,我们成立了一个配比基金,就是别的校友或社会有关人士,他们向浙大捐钱的时候,他每捐一块钱,我们就从配比基金里配一块钱给浙大,但是是以校友的名义去捐,我们并不署名。这个基金以后就会以类似于竺可桢基金的形式存在。
秦朔:巴菲特说自己的原则是第一,不犯错误。第二,永远不要忘记第一条。如果你有原则的话,你的原则是什么样的,和他一样吗?
段永平:其实意思差不多。第一,要做对的事情。第二,还是要做对的事情,也可以说,发现错了赶紧改。
我的原则就是要坚持做对的事情,如果错了马上就改,不管多大的代价都是最小的代价。这个东西很多人不太理解。比方说一件事情现在有钱赚,如果一改就没钱赚了,但是,现在赚的越多,将来亏的会更多。所以现在改掉,付出的代价其实就是最小的代价。我们做产品、做企业、做投资,基本的原则都没有太大的区别,就像沃伦·巴菲特讲的那样,不要犯错,做对的事情,在发现错误的时候立即改正,用正确的方式去做对的事情。
秦朔:成功的道理看起来都是非常简单的,但是正如段永平所说,简单不代表容易。无论是做实业做经营,还是做投资,我们都需要更多的耐心、韧性和平常心。谢谢段总。
编辑/r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