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文章综合自智通财经、Kevin策略研究
港元拆息全线上升
8月27日,港元拆息全线上升,隔夜息报3.12357%,升38.607基点;一周拆息升25.643基点,报3.16429%,两周则升30.226基点,报3.16643%。与楼按相关的一个月拆息报3.2331%,升41.846基点,是5月6日后最高。
反映银行资金成本的三个月拆息报3.2731%,升35.917基点,是5月7日后最高。长息方面,六个月拆息升24.345基点,报3.23036%,一年期则升13.53基点,报3.23393%。

盘一盘Hibor骤升的来龙去脉
先不管是什么原因所致,Hibor的大幅抬升从结果上都意味着银行间资金的收紧,说得通俗点,就是港币突然不够了,银行互相借钱的成本翻了近10倍,那就不可避免的通过各种渠道外溢到二级市场,也是港股近期为何跑输的原因之一。
问题一:为什么会抬升?
综合各方面的信息与证据,我们目前倾向于金管局回笼资金是根源。证据是:
1)金管局8月以来回笼资金的速度有所加快,实际上,港币在6月中下旬触及7.85弱方保证后,金管局便开始逐步回笼流动性,但由于回笼速度慢于5月初投放流动性的速度,且从量到价的传导需要过程,从结果上看便使得Hibor过去两个月的抬升非常缓慢,港币也一直无法脱离7.85的弱方保证。直到最近,突破阈值后的非线性变化,加上潜在套息交易逆转的放大,诱发了Hibor和港币的骤然抬升。虽然Hibor走高的反向扰动并不大,但毕竟比不上过去几个月宽松的环境;
2)港股整体疲弱,跑输A股,对利率敏感的板块反应更大;
3)外资在数据暂时没有看到明显流入。
问题二:那为什么是现在突然抬升?
首先,这种从量到价的传导,都有个传导过程,更何况金管局也收得“很慢”,一开始市场完全感觉不到,突破了某个阈值,非线性变化就来了。
其次,但凡是出现这周资金和流动性的骤然变化,一般都说明“有事”,也就是有交易因素“滚雪球式”的放大效应,所以才会有各种流动性冲击的存在。远的不说,去年日央行加息导致的日元套息交易逆转的冲击就是例子。所以,猜测这次也有类似的套息等交易平仓逆转的加持(如果有人因此爆仓,估计过几天就会知道了)。不过目前来看,市场反应很温和,应该还好。
接下来还会进一步抬升么?对市场又是什么影响?

大概率不会剧烈变化了,可能会在这个位置盘整一下。一是港币已经脱离了7.85,所以金管局理论上就不需要回笼资金了;二是骤然走高,一定有交易和仓位的因素,假设未来几天没有人爆仓(毕竟市场也没大跌),那么这种急剧的变化也会告一段落(流动性冲击一般都是这个套路)。
但是,要想完全回到5月那会极度充裕的流动性也很难,这也是近期港股跑输A股的原因之一。除了这个资金面的差异外,AH溢价过低,近期业绩的持续下修,是另外两个拖累。
所以接下来,单纯的指望着流动性(不管是美联储的,还是金管局自己的)作为主逻辑都够呛,需要依附于其他逻辑,例如增量的资金看南向(取决于AH溢价和A股热度,说白了就是相对吸引力),或者市场心心念念的外资(要看盈利趋势和赚钱效应)。
编辑/wend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