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上周发表的两篇不相关的研究论文可以作为判断依据的话,情商高的代理人(为静态气质和动态交互而构建)的曙光已经到来。
时机敏感。几乎每天都有新闻报道记录聊天机器人诱导情绪不稳定的用户伤害自己或他人的案例。然而,总体而言,这些研究表明,人工智能正在进入一个新领域,在这个领域中,个性和情感可以更彻底地塑造代理人的推理、说话和谈判方式。
一个团队展示了如何利用持久的心理原型来启动大型语言模型,而另一个团队则证明了代理可以在多轮谈判中发展情感策略。
个性和情感不再只是人工智能的表面功夫,它们正在成为功能性特征。静态的性情使人工智能更加可预测、更值得信赖,而自适应策略则能提升谈判表现,并使互动体验变得异常人性化。
但同样的可信度也引发了一些棘手的问题:如果人工智能可以利用情感上的细微差别来奉承、哄骗或争论,那么当这些策略演变成操纵时,谁来负责?在旨在扭曲情感和逻辑的系统中,你如何审核“情感一致性”?
赋予人工智能个性
在 心理增强型人工智能代理苏黎世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 Maciej Besta 和同事提出了一个名为MBTI 思考他们不是重新训练模型,而是依靠快速工程来锁定认知和情感轴线上的性格特征。
作者写道:“我们的方法借鉴迈尔斯-布里格斯性格类型指标 (MBTI),通过快速工程为代理注入不同的性格原型。” 他们补充道,这能够“沿着人类心理学的两个基本维度——认知和情感——控制行为”。
研究人员通过为语言模型赋予“情感表达能力强”或“分析能力强”等特质,然后测量其性能来验证这一点。表达型智能体在叙事生成方面表现出色;分析型智能体在博弈论推理方面则更胜一筹。为了确保这些个性特征能够有效运用,团队使用了“16Personalities”测试进行验证。
“为了确保特质的持久性,我们整合了官方的16Personalities测试进行自动验证,”论文解释道。换句话说:人工智能必须持续通过人类性格测试,才能被认定为心理上已做好准备。
最终结果是,开发人员可以召唤具有一致角色的代理(一个富有同情心的助手、一个冷静理性的谈判者、一个戏剧性的讲述者),而无需修改底层模型。
教人工智能实时感受
同时, EvoEmo:多轮谈判中 LLM 代理的进化情感策略由云波龙和剑桥大学的合著者撰写的论文探讨了相反的问题:不仅仅是代理人的个性,还包括代理人如何在谈判过程中动态地转变情绪。
该系统将情绪建模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的一部分,这是一个数学框架,其结果不仅取决于当前的选择,还取决于一系列先前的状态和概率转换。EvoEmo 随后使用进化强化学习来优化这些情绪路径。正如作者所述:
“EvoEmo 将情绪状态转变建模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并采用基于群体的遗传优化来在不同的谈判场景中制定高回报的情绪策略。”
EvoEmo 不会固定智能体的情绪基调,而是让模型根据对话的走向进行调整——变得温和、自信或怀疑。在测试中,EvoEmo 智能体始终胜过普通基线智能体和静态情绪智能体。
论文指出:“EvoEmo 的表现始终优于两个基准,实现了更高的成功率、更高的效率,并为买家节省了更多成本。”
简而言之:情商并非只是表面功夫。它能够显著提升谈判等任务的成果。
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乍一看,这两篇论文毫无关联。一篇是关于原型的,另一篇是关于策略的。但放在一起读,它们就描绘出了一幅由两部分组成的人工智能未来演化的蓝图:
MBTI-in-Thoughts 确保座席拥有连贯的个性——同理心或理性,善于表达或内敛。EvoEmo 确保座席的个性能够在对话中灵活变通,并通过情感策略塑造结果。两者兼顾至关重要。
比如,想象一下一个客服机器人,它既像顾问一样耐心热情,又知道何时该坚持自己的政策;或者一个谈判机器人,一开始态度和解,但随着风险的增加,它会变得更加强硬。是的,我们注定要失败。
人工智能的演进历程主要围绕着规模展开——更多参数、更多数据、更强的推理能力。这两篇论文表明,一个新兴篇章或许是关于情感层面:赋予代理个性框架,并教会它们实时操控这些“肌肉”。下一代聊天机器人不仅会更深入地思考,还会更生闷气、更谄媚、更狡猾。